《船长》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26 08:22:14
《船长》教学反思15篇

《船长》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船长》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船长》教学反思1

《船长》这篇文章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沒的時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船脱险,自已却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哈尔威船長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认识哈尔威船長这个人物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教学中我以“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为主线贯穿课堂,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通过两段对话的感悟、理解、朗读,了解船長的忠于职守,他的做人之道,了解他的英雄行为。

课堂中由面到点,展幵讨论。如文中有一名话“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幵枪打死他!”那么船長会幵枪吗?讨论中出现了两种看法:会!不会!激起了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感受其人格魅力。

我觉得不足之处在于内容上挖的不深,没有抓住关键点,挖掘内涵,挖掘人物的人性美,如文中船长问“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船长说。教学时,对于这段话我是一笔帶过的,其实其中大有文章可作,为什么说20分钟够了?20分钟之内,要将60名乘客转移,要做多少事?20分钟对于救人来说宽裕吗?可是船長说“20分钟够了”,正体现出他的沉着、冷静。看来教材还是需要进行深入挖掘。

新课标强调课堂应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我在想如果教学中抓住“临危不乱”这个词组织学习,从那儿看出危险?乱又表现在那儿?船长又是怎样“临危不乱”的?通过船长动作、语言、感悟体会其品质。这样就避免了教师牵引明显。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抓住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效果会更好。

《船长》教学反思2

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中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生:哈尔威船长面对危险,沉着镇定;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船长!

生:老师,我觉得哈尔威船长好像还……还有点傻。哈尔威船长应该会游泳吧,他何必去死呢?

生:对,我真不明白,哈尔威船长完全有机会逃生,可以活下来,可他为什么要随船徐徐沉入大海呢?

师:你们的看法的确与众不同。同学们,想一想,船长在船沉之前能自救吗?

(学生自由争论)

师:好,大家就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来辩一辩。正方的观点是:船长能生存;反方的观点是:船长只能牺牲。大家自由组合,作好准备。

正方:我方认为船长这么沉着镇定,指挥救援,他应该有自救的办法。怎么会不救自己呢?

反方:我方认为,哈尔威船长根本没想到自己。他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共有61人,他完全把自己给忘了。在生死关头,他想到的只是乘客和其他船员,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正方:从文中“人们透过阴森可怕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中的“徐徐”可见船长有逃生的时间,他是能自救的!

反方:请正方同学再思考思考,我方觉得这“徐徐”不是指时间长,而是表达人们对这位舍己救人的伟大船长的敬佩之心,留恋之情,也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悲痛之感。

正方:请反方同学注意,船长这么机智能干,他难道不懂如果不尝试,连生的希望也没有吗?再说即使船沉了,他也可以游离沉船,获得自救呀!

反方:不!请正方同学仔细看书,难道时间允许吗?20分钟内,在船长井然有序地指挥下救出了船上所有的乘客和其他船员。书上说:“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这意味着哈尔威船长没有时间自救了!文中写道:“船头先下去了,很快船尾也浸没了。”当船沉没时,船长已没时间游离沉船,加之沉船时产生的巨大漩涡会在瞬间把他吸入海底。

师:辩论太精彩了!“真理越辩越明”,文章的主题越辩越清。哈尔威船长那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高大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在辩论中充满了智慧,想一想,你是怎样来辩驳对方的呢?

生:我根据当时的情境,大胆想象,大胆推测。如猜测沉船时会产生巨大的的漩涡,因为电影中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就是这样。

生:我是注意联系了上下文,从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从船长的种种表现来认识他的伟大之处。

生:我抓住文章的词句细细揣摩,特别是主人公的动作和语言。

师:大家讲得太好了。你们今天辩论时运用的思维策略就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希望大家今后能自觉地运用。

反思:

上述片段中,教师尊重个性,顺学而导,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合作交流的平台。学生独特的见解与富有个性的语言实为思维和灵智的完美结合。个性因语言而彰显淋漓,语言因个性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机械文字组合,而变成一个个跃动着的生命音符。教师的随性引导,将学生带入了细致阅读、深度触摸文本的境界,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涨至空前,学生在反复的阅读感悟,激烈争论和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引发深层的思考,智慧之火不断碰撞,在思辨之中对生命的理解也逐渐清晰,趋于理性,使船长哈尔威舍已救人、忠于职守的形象变得更为立体,文本的价值取向也得以自然、有效的显现。

《船长》教学反思3

《船长》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船长形象。文章情节感人,文字隽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教学中以“感”和“悟”为宗旨,以体验语言文字的作用为目标,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种的语文实践活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价值。

一、感悟体验,积累语言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讲读课文中,结合本课的特点,播放当时紧张的录音对话,船长沉船时的悲壮的一幕通过老师的表情朗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作了很好的音乐渲染,让学生从内心激发起情感,让他们很快地投入到课文的文本中。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做一回小船长,又是为他们创设自主参与阅读的实践,体验语文文字的意境。

二、主体探究,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舍得留出时间,空间,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的阅读策略,通过小小组里自由读读船长与奥克勒大副等人的对话,一边读,一边想,深刻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勇敢镇定、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三、读写结合,发展语言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着手,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重视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让每位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人人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教学开始,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找出船长的四次命令,体会场面 ……此处隐藏8474个字……

《船长》教学反思12

课后,我们工作室所有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有时引发了许多争论,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在备课时,我也是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在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实施,感觉效果不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对学生来说,的确是经历了一次对文本深度感悟的过程,学习方法掌握了,朗读技巧明朗了,感情体会深刻了,有效的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课后,我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在思考,教师的“导”关键是用在何处恰切,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的把握文本,又不至于抛弃文本,脱离现实。结合这个问题我简单谈点自己的看法。

(1)“导”在关键处

尤其是本篇课文,因为年代久远,学生体会不够深刻,在此时教师就应进行情境创设,把学生真正带到当时的情景中,置身于其中,通过教师语言的叙述,情感的激发,录像的播放,充分了解当时遇到海难时的危急情形。当学生的情感真正被激发后,想说的话就如同打开的闸门,滔滔不绝,那根紧绷的神经也随着船长一起回到了当时的惊恐不安的场面,那不论是朗读也好,谈体会也罢,那种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话语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船长就在眼前。此时教师“无声胜有声”“一切都在学生手中”。这就是——“导”在关键处,生起波澜时。

(2)“导”在语言中

教师情感的投入,语言的渲染,无形中给学生起到了感染的作用,在本课结尾处,我运用低沉的语调说:“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船长想到了每个人,甚至连水手都没有忘记,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船头先沉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其他人都获救了,而只有我们的船长却仍然屹立在舰桥上”悲伤的音乐此刻响起,我范读了这一部分,我看到孩子们已泣不成声,对船长的形象已扎根心中,课堂情感达到高潮。这就是——情感生源,贵在语言。

当然这只是我结合本课自己的粗浅认识,那么课堂中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导”的策略,还有待于我们同仁们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望各位给以指正。

《船长》教学反思13

拿到一个文本,如何切割文本?如何设计教学?这是对我们语文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今天,顾老师通过抓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披文入情,品析人物,感悟人物,努力构建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

本文的主人公——哈尔威,一个真正的英雄。在危难面前,选择了沉着、镇定,在慌乱面前,选择了冷酷、铁面,而在死亡面前,他却选择了沉默。形象离不开人物的言行、神态、细节。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寻找英雄的语言、行动,感受了英雄的高贵、伟大,使人物站了起来,活了起来。

整堂课的教学,陆老师注重知识的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情感人文性相融一张,奏响了语言和情感的和谐乐章。读议结合的教学,畅所欲言的表达,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不盲从别人,不盲从文本,敢与发表不同见解的品质。抓重点句的品析,挖掘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一个“吼”字,不仅吼出了情况的危急,更吼出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英雄的。

总之,整堂课在教师激情的引领下,在学生读思悟中,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的情感发生了碰撞、交融,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加深了对生命的意义与内涵的体悟。

《船长》教学反思14

这课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读了课文,我就被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觉得学生也一定和我一样。

教学中,我从哈尔威船长的四次命令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分别是什么?从每次命令中你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划一划,并做好批注。学生很有兴趣地学着,当集体交流第一个问题时,我问学生: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学生都说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跑、逃生,然后和船长的想法举动作对比,突出船长的沉着镇定、舍己救人。学完船长的四次命令,在学习第三段时,我质疑: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值得吗?在沉船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认识到船长是一心想着全船的人,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然后我说: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了语言文字,与哈尔威船长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更是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望着这无情的大海,面对这样一位船长,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哈尔威说吧? 好几个同学做了发言,都赞扬了船长的优秀品质,并表示要向船长学习。我认为应该水到渠成了,就出示了小黑板,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诺曼底”号轮船上的一员(船长、乘客、工作人员),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你将会怎样想,怎样做?(逃生??和船共存亡?为什么?)没想到刚读完题,班长就大叫:“逃生!”我惊愕了,问道:“你不是刚说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吗?为什么现在又选择逃生?”班长倒没说话,另一个学生狡辩道:“我们也是弱者呀!”多么诡秘的辩词,这不等于一节课的感情白浪费了吗?”无奈,我只好自我表白:“如果是我,我一定像哈尔威船长那样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绝不苟且偷生……”可感觉自己的表白是那样的苍白,学生还是无动于衷。

这几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怎么了?学课文就是学课文,理解得挺到位,就是没有丝毫感动,更不要说向英雄们学习了。思想教育亟待加强!

《船长》教学反思15

教学本文已经多次,这次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船长为什么与船一起沉入深渊?”老实说,每次教这课,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没有同学质疑,我也就不想深究,怕学生会觉得哈尔威牺牲没啥必要。但这次不同,有学生问: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我觉得船长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他完全有机会逃生。如果我们从课文文字上来看,20分钟逃生的时间够了,而且船上其他船员都与乘客一起安全撤离了,按说船长也完全可以撤退。此时的我,真有些担心,怕讲不好会影响学生对于雨果笔下的这位英雄船长给他们留下的高大形象。但是事实是:article/我们真不能小看了我们的学生,绳伟同学很快举手:“我想哈尔威船长和诺曼底号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我想从这艘船诞生起,船长就和它在一起。在船长心里,它是战友,是亲兄弟。所以他才会选择和船一起沉入海底。”宋思雯说:“在哈尔威船长心中,船长就应该与船共存亡,他是不会抛弃诺曼底号独自逃生的,表现他忠职守。”学生的回答真精彩!

由此看来,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也并不是什么事都要我们老师、家长越俎代庖的。他们脑子灵活,求知欲旺盛,接受新事物比我们快,好记性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望尘莫及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能再用老眼光来审视学生,因为今天的小学生真的不容“小看”。我们要与时俱进,用现代的眼光,依据现代的心理学、教育学规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研究他们。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开辟新的教育捷径,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船长》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