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06 17:14:22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1、在思考如何设计《乘法分配律练习课》之前,我收集了一些本校四年级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2、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算式的意义,仅仅停留在题目表面,先找相同因数,再套用公式,不能按照算理正确地思考简算过程。所以我认为,这节练习课应该从最朴素的算理——乘法的意义出发,抓住问题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教学中我通过两个判断练习,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乘法分配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样的设计教学效果比较合理科学的,学生在进行简算时已经有了检查的意识。而不再是盲目地套用格式。

3、通过将乘法分配律常见题型进行归类,不同题型采用了不同的小妙招来解决,题目形式变化,解决方法也不同,但只要符合“几个几加上几个几”的意义,紧扣每一步都相等,就能够借助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学生对这4个简算小妙招比较感兴趣,从练习反馈来看学习效果比较好。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比较好。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时,课件上呈现的数字要把单位带上,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集中练习的时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一、让学生从实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如果只求形式把握不求实质理解,一方面从认识的角度看是不严谨的(形式上的不完全归纳不一定得出真理),另一方面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不良认知习惯。如果满足于从形式上掌握乘法分配律,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在教学时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件茄克衫65元,一条裤子35元。王老师买5件茄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花多少元?学生用了两种解答方法即:(65+35)×5=65×5+35×5。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

相对于乘法运算中的其他规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是最复杂的,等式变形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

1、在□里填数,○里填运算符号:如(25+45)×4=□○□○□○□……

2、在相等的一组算式后面打“√”:如16×7+24×7(16+24)×7□……

在这一组题目中教者重点评析了最后一道题:40×50+50×9040×(50+90)□。先让学生说说着一题为什么不能打√,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分别写出与左右算式相等的式子。通过练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让学生照上面的样子写出的几个这样的等式,最后归纳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a+b)×c=a×c+b×c。

实际上课堂时学生对于能否找到反例的活动很感兴趣,可以尝试让学生也提几个反例,经过讨论逐个否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等式变形能力能够得到很大提高,有益于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第七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上个学期已经学过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这个学期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中也运用了学过的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上课之前,我以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并不陌生,所以就简单地设计了复习,回顾学过的运算律,再让学生发现运算律在简便计算中的运用,接着就出示了上课的例题,让学生从例题中寻找乘法分配律的影子,再通过举例,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基本完成本节课的新授。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在计算和实际生活问题中的运用。上课之前,我以为学生会跟着我的思路走,会很顺利的上完整节课。但上完课,我发现我自己的课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我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开始的时候,学生回顾运算律的时候出现了小的问题,让我有一点束手无策,导致后面的复习题忘记出示,课堂环节被遗漏。

教学新课的时候,学生的列式不是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我就直接写出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了,其实这个时候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变成我想要的形式,同时,我也在想,知识应该是灵活的,我也应该写出学生说出的那种形式,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列出来的式子,他自己肯定能理解的,但课上我的做法就有点急于求成,有点生搬硬套了。

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来我认为这节课学生应该很快地发现等式两边的特点的,也能很快地说出它们的共同点的,但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即使有些同学发现了一些特点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课后反思了,我发现自己的问题设计的不好,学生不能明白地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是比较数字上面的关系,还是观察式子上的关系,还是看符号上的关系,所以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讨论之前比较例题中的等式的时候没有清楚地讲到让学生观察等式的运算顺序,导致学生不会说。另一方面,对于将等式抽象成一个字母表示的式子本身不是什么难事,但还要讲出抽象的过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一点难度,学生能感觉出来就是这样写,但说的有理有据真的很困难。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说出他应该有的想法就很好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小组讨论的程度问题,提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练习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每一题的设计意图理解清楚,根据题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掌握做题的方法。

一节课下来发现自己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慢慢地减少这样问题的出现。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在上课的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 ……此处隐藏12062个字……/p>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种教法,怎样教才能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学生们能处处留心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能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运算定律,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简算方法,那么自己的教学就成功了。尽管在课堂上也许还不能够全部掌握简算的知识,只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善于观察,自觉运用,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4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教学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正确的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呢?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师生竞赛,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教师先出示:(1)8×(125+11) (2)(100+1)×23

(3 )648×5+352×5

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比赛,王老师口算,你们用计算器算,看看谁能获。

结果教师又快又对,学生都很奇怪,教师顺势导入: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用计算器都没有老师口算得快的原因吗?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例题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讨论: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等号连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课件出示问题)生A:我发现左边括号外的那个数,写到右边都要乘两次。

生B: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三、练习有坡度,前后有呼应。

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练习的形式多样,课本上的填空题解决以后,设计了判断题和练习题,把学生易出错的问题提前预设好,而且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我特意把开始和老师比赛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学生非常有兴趣,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是一节本色的数学课堂。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自主探究环节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简洁,还可以再做斟酌。实际分配律的揭示过程与教案设计顺序有些出入,感觉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上课时对于教案的熟悉程度还有待加强。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5

今年我“高升”了!从毕业开始,一直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徘徊,今年“高升”到了四年级!得到消息后,先是兴奋,再是忐忑。兴奋的是终于能教大孩子了。忐忑的是能教了这些大孩子吗?于是每天像是刚工作时一样,每天手写备课、拎着凳子去听师傅的每一节课,不敢有丝毫怠慢。更忐忑的是接到通知,于老师要来听课,其中有我!于是马上请教我的师傅车老师,车老师认为《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课,而且是一节特别值得研究的课,于是决定讲这节课。经过初步备课,我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属于运算律中最有难度的部分,而且类型颇多,每一种都能让学生琢磨半天,这让我感觉这节课确实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

因为从来没有执教过高年级,我决定先“拜访”名师。于是我上网搜视频,设计。当我看到葛丽霞老师的视频,我被惊艳了!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让我感觉眼前一亮,几个精彩瞬间如“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用字母表示法还有课的小结……”仍记忆犹新,于是我决定就模仿葛丽霞老师的这节课。视频看了三遍,教案看了无数遍。于是就“拿来”了这节课。

可是经过于老师的指导,我发现,我模仿的是教案的话,每一句话后面深意,每一句话的目的,我真的明白了吗?备课,备了教案,备了老师,却把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忘记了。没有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没有探索到学生的易错点,难点。后来,与我的师傅车老师一起研究,对教案进行了重建,重建教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改进:

1、形意结合。

初次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由于对教材的挖掘比较肤浅,在教学中,只是重视了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要用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印象完全停留在外形上,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用括号里的每个加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结果他们在应用时,只会按照总结出的规律生搬硬套,全班竟有一半的人出现了问题;当课堂进行到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时,很多学生更是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课堂效果特差。于是,重建教案中,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时,不仅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要用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而且重视了对规律的本质--乘法意义的理解。借此机会我再次打开教学参考,进行了细细地研读。“对12×105简算时,要将105想成100与5的和。先求100个12是多少,再求5个12是多少,合起来就是105个12是多少。”是呀,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时,我只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却缺乏对规律的本质--乘法意义的理解。

2、讲解到位,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初建教案时,最后环节设计了展示二年级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电子课本,其目的是将前后的知识点加以联系。我的课堂设计也延续了这一亮点,可是我只是自顾自的讲解了一番,孩子根本不知所云!

起初我的感觉是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优等生的提升,所以在讲解时也只是匆匆了事!但是,课后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明白回顾这一环节的内容,在出示乘法情境图的时候可以采用课件展示的方式,出示23×(10+2)=23×10+23×2这一算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前运用过乘法分配律,还可出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a+b)×2=a×2+b×2,唯有此,才能够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水到渠成。

新航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想我应该以此次讲课为契机,适应数学教学的变化,向名师课堂学习,从“拿来”到“思考”,关注学生,让数学回归本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