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
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1
尽管现代汉语取代文言文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了,但是由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和我们伟大祖先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需要后人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文言文仍然占据着中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比重。然而,传承这些不朽的文化遗产却成为师生们的心腹大患。甚至还有人编成顺口溜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据调查显示:当今中学生中有高达86%的孩子讨厌文言文。原因何在呢?其一是因为没有了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今天人们的交流和写作都充斥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之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文言文几乎消失殆尽。加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句以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读不懂就成为欣赏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正如大多数人不喜欢读外文和科学著作一样。理解这关过不去,其他感情就无从谈起。其二是由于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只侧重于对文章重点字、词、句的记忆性积累。仿佛只要背过了这些,解读、欣赏古文便会不成问题。其实则不然。对文言字词的积累与理解古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才能有效地记住字词,进而扩展阅读范围,达到更好地鉴赏古文的目标。那么,在现实的教学中该如何教好文言文呢?许多专家给出的建议便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何为文言文的语感?其实就是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人们常说:形成语感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关键。对于文言文来说也是如此。对文言文语感的形成程度,王宁先生做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片段语感--断续语感--全面语感。其中,全面语感是指可以“畅通无阻”地阅读古代任何典籍,这只有当今的古汉语专家们才做的到。而大多的学生往往只能达到第一阶段的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逐渐向第二个阶段过渡。由此观之,帮助学生实现这两个阶段的跨越,引导他们喜欢上文言文是现代语文教学不可回避也是至关重要的责任。
如何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感呢?
首先,在指导学生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积累文言知识的过程。所以,只有坚持直译为主,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风格才能不断加深对文言字词句,尤其是文言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巩固。
其次,要鼓励学生多查多思。正因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才不能凭空地望文生义。否则,对古文的阅读能力不但不会得到提高,反而会走入误区,甚至闹出笑话。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运用工具书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的文言天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再次,重视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阅读迁移。在讲授课文的同时,精心选择一些文章立意、语言风格、写作背景相似的文章作为补充。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所学文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古文阅读面,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最后,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的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感到陌生和恐惧,就是因为他们“囊中羞涩”。著名语言大师王力先生说:“我们必须多读古文,最好是熟读几十篇佳作,涵泳其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在他们的思维世界中创造一定的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从而形成文言文语感。
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2
《小露珠》一课语言优美,用词用句准确、生动,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很好凭借。在教学中,我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我认为,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包括感悟语言文字的含义、感情色彩、构成方式等。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了一段文字后知其大意的能力。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在学生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小露珠出现的时间。有的说,知道了小露珠出现的地方。有的说,知道了小露珠是在不断地变大、变亮。这些信息就是学生感悟其中的词句后得出的结论。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就是对这一自然段大意的概括。教学2、3、4自然段时,我一一出示了这三个自然段,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三句话讲的是什么。这是学生对这三个自然段大意的把握。
知其大意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在品评句子中培养语感。2、3、4自然段句式相同,但用词不同。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了这三句话写的是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赞美小露珠的话。它们说话都很有礼貌,都表达了喜欢小露珠的感情。之后,我让学生找这三句话的不同点。学生体会到了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赞美的语言不同、动作不同、待的地方不同。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表演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夸小露珠。学生掌握了句子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流畅,动作表演也到位。而此时全体学生则是小露珠,我让他们学学小青蛙、蟋蟀、小蝴蝶有礼貌的样子,谢谢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并也夸一夸它们。学生说:“谢谢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你可真勤劳,一早就在捉虫子了。” “谢谢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你的歌声真好听呀。”“谢谢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你像花儿一样美丽。”
曾看到一篇有关语感方面的文章。当时摘录了这么两段: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已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已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方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看来我所做的只是浅层次的,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必须在潜心涵泳、切已体察、展开想象等方面进行训练。
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我的课堂上或是其他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篇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章的整体意思不能体会得深刻。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训练,效果出乎意料──许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却忽视了自悟自得,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大师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读这段文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联想:可以从“细雨如丝”中联想丝绵细密和柔软;由“贪婪地吮吸”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伸展”联想到摆脱束缚后的轻松和舒畅。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将春雨中的杨梅树想象成一个饥渴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急迫的动作以及欢快与舒畅的情绪。
这一段文字所展示给人的意境,饱含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是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狭长叶子的欢笑”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贪婪”一词本为贬意,但用在此处,即使人对久经饥渴的婴儿在吮吸母乳时,那种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饰,那种急迫贪吃的稚气的样子顿生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经过老师的分析和对词语的直接解释,而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语感中的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在和言语对象接触的过程中,不是随意主观,而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联想使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景物,丰富的情感,严密的逻辑,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愉悦,会在对言语的感受中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要坚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4
具体地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地感知和把握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学好语文,就不再是什么难事,语文中的各种题目更是不在话下。正因为语感这么重要,所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文字语言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也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以说,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但语感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在讲究高效率、快节奏的今天,语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
首先,语感的培养需要多读书,多品味,揣摩比较,才能不断提高欣赏感受能力。但现在学生读书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时间,有点时间还得赶紧做理化题,做英语题,还得上各种辅导班。即使是课文,也是学生读一遍,老师就匆匆讲解,学生根本来不及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常常是课文讲完了,后面提到这一课,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语感的培养还需要多朗诵,这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朗诵,只有时间来背诵考试说明中需要背诵的内容,主要是古诗文,范围也太窄了些。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印象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古文要背,于是就朗读课文,反复地读,不知不觉就背过了。后来写作文,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文中优美的段落、词句,有时还会引用上几句。多年以后想起某篇课文,很多句子还能背出来,甚至还能评判他用得是否恰当。
还要多听,听时政新闻,听电视散文展播。听得多了,那些好词好句就在你头脑中安了家,使用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可是现在学生大多住校,学校不组织学生去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新闻中的词汇,偶尔回一次家,就如同被囚禁了很久刚刚释放一般,疯狂地玩电脑。所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做语文题的时候,尤其是修改病句的时候,你一眼能看出毛病的句子,他们却以为正确,有时我也觉得很为难,讲不出为什么。这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会想,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还拿修改病句来说,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多读书,多朗诵,多品味比较,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他们出病句的机会就会减少,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修改句子。可许多老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读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书,却舍得花大力气让他们背诵那些所谓专家教授总结出来的“秘笈”,诸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误用关联词……”背诵半天,许多同学因为缺乏语感,仍常常会“把聋子治成哑巴,把好人治成偏瘫”。
作文同样如此,谁都知道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的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能力增强了,写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可有的老师却把本该用于读书的时间让学生看作文指导,煞费苦心给学生总结如何写出吸引老师的开头和结尾,如何以一个作文套子应付万变的作文题。结果学生因为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用这样的套子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两张皮”,如同一个相貌奇丑又肮脏不堪的人穿了件华丽的衣裳,是那么不协调。
我们都知道,古人学习语文,就是以背为主,一背,二写,三讲,四用。在这四个环节中,背是关键,是基础。通过背、写,把文章的字词解决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老师,老师再讲解,没有不明白的大家就朗读。这个朗读其实也就是在培养语感。我觉得古人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词文章,也不能说和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一点关系。我们常常批评古人死记硬背,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学生在反复地念、背的过程中,语感能力就渐渐形成了,为以后的解题、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底子。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现在看来,还是要借鉴古人的方法,回归语文的本真--多读多听多积累,形成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