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随笔

时间:2024-03-22 15:01:23
教师课堂随笔

教师课堂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课堂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课堂随笔1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没带或没带齐美术工具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我们学校大多都是外来工子女,家长对美术教育不重视甚至不给孩子们买彩色笔等等。所以在没带齐绘画工具的前提下如何让孩子也能完成一幅精彩的作品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线描装饰画就帮我解决了这个困惑。

例如在上二年级的《小老鼠 上灯台》这一课时,班上有十来个学生没带或没买彩色笔,画完铅笔稿后有几个同学因为没有彩色笔趴在桌子上闷闷不乐,还有几个同学干脆在那边玩,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画画。我走过去拿起其中一个同学的作品仔细一瞧,嘿!真有意思,这位同学画的是“现代版”的老鼠嫁女,老鼠新年不再坐花轿了而改坐小汽车,场面隆重,来参加的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这么有意思的作品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于是我跟那些没带彩色笔的同学说让我们用黑色勾线笔为老鼠新娘画一件漂亮的嫁衣吧!我在黑板上讲解线描装饰画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再示范如何将点、线、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成一个画面,不一会一个漂亮的老鼠新娘穿着华丽的嫁衣便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孩子们顿时精神起来了,一个个像小小设计师开始认真的为自己的老鼠新娘设计嫁衣,掌握了线描装饰画的一定规律后孩子们又用自己的画笔给画面上的其它小动物也装饰起来。

一节课过去了,孩子们画得很开心,作品也很精彩。

教师课堂随笔2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理解与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所以,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宽容,那么,如何让家长学会宽容呢?

1、宽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记得小时候,爷爷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怎样不见秦始皇?”讲的就是宽容平息邻里纠纷的故事——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一天为占用一堵墙而吵得不可开交,一向闹到知府衙门。知府大人一时也难断此案。张家主人想把自我有嫡亲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书一封,求嫡亲帮忙打官司。而这位嫡亲素来“性宽”,写了这首诗作为回信。张家主人顿时醒悟,采取了“宽容”态度。于是,一场民事纠纷和平解决了。

2、能宽容的人实际上“棋高一着”,并非胆怯懦弱。《史记》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蔺相大智大勇,功勋卓著。但为了不至于“内耗”,对廉颇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廉颇获悉真相后,十分内疚,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3、作为一种做人的品质,宽容也是我们伟在的中华民族诸多优秀品质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然而,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年龄的父母时常对自我的孩子灌输“不能吃一点亏”的思想观念。有的家长临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谁打你一下,你必须还谁一下。有的家长见孩子用手打架“吃亏”,便教孩子用脚踢,用牙咬,总之不能“吃亏”。有的家长见自我的孩子“吃了亏”。(其实,孩子间正常的打闹,游戏,打一下,碰一下又会厉害到哪里呢)便心如刀绞,非拉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讨个说法不可;我还目睹过一次“双方不相让,上阵父子兵”的场面,一个公园里,两个孩子为争打一个秋千相持不下,各不相让。这引起双方父母大动肝火,相互指责、怒斥,不就为玩一个秋千吗?不玩有怎样呢?而双方父母见孩子发生争执,不但不好言劝开,反而“随行就市”地加入纷争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样的行为会给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心灵留下什么样的人格烙印呢无非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罢了。这样会使孩子再成长的道路上吃大亏。

所以,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长远做打算。孩子终归有一天要长大,要离开父母独立应对生活的。而当今与未来的社会是为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若要让孩子能在社会上立足,就绝不应教他在一时一事上与人锱铢必较,寸利必争。相反,应培养其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的度量。力求宽容谦让,而力戒心偏性狭,贪图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至大至刚,何所不克这话说得多么深刻而富含人生指导意义。作为目光远大的父母,仅有把孩子培养、塑造成“至大”“至刚”的人,才会使其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最终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风浪中站稳脚跟。

教师课堂随笔3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虽然自己缺少经验,但经过去年视导和"课堂教学大比武"的历练之后,我对理想课堂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在我看来,语文学科的理想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旧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知识课堂"。传授知识本身无错,但由此而使课堂成为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知识之中,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发展所需的活力,使人成了知识的奴隶,违背了教学的真谛。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的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教材创生和开发的"加工厂"。"旧课堂"具有明显的"教材决定论"倾向,教材既决定教师的讲解,也决定学生的学习,教师和学生成了教材的属附品。这种情形有人这样形容:书上详细的详细讲,书上简单的简单讲,书上设有的千万不能讲。这种"本本主义"扼杀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新课堂"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新理念,对教材要进行二次"加工"。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宽松、和谐的课堂。其形成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沟通无障碍,感情交流就会变得很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展露无疑。在课堂中能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回到学习中来。我们经常听孩子说我最喜欢上什么什么课,我喜欢某某老师,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在主观上对某位老师的喜爱,以至爱屋及屋,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设想,一个对老师情感冷漠、态度抵触的学生可以学习得很好。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平等而无任何歧视的课堂。因为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 ……此处隐藏13685个字……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低的头号因素,要向课堂要质量,让孩子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才能赢得成功。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举一些名人成功,让孩子确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克服上课易走神的不良习惯。家长配合教师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教会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让孩子学会方法,才是最关键,亦如古人所说,养成复习的习惯,分类整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督促孩子养成整理回顾和学习资料和笔记的习惯。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习惯。作为父母应千方百计地促使孩子养成进取上进的心态和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信的习惯,自信是成功者的特质,只要拥有自信,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记得我儿子8岁时参加全县书画赛时,开始练累,他想放弃失去信心,我及时给予鼓励帮忙,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顺利参赛并获奖,至到此刻我时常鼓动他,让他对自我充满自信,勇于应对所遇到困难,坚强的毅力能够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险峰,能够使人从乱石堆中找出宝石,必须要磨炼孩子意志坚强的习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教育孩子敢于应对,放手挑战,多动脑筋,想办法,最终让他会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让孩子在挑战中找到自信。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和良好作息习惯。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个人和勤奋努力,更离不开教师的关爱,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帮忙,期望我们做家长的今后要着眼于孩子的提高,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还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多与教师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监护,这是我们至今的职责,职责重于泰山。

教师课堂随笔13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地工作着。

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家长的指责,人们的不满,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地重复前人的劳碌,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工作着。

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地点燃吗?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

教师课堂随笔14

在现代这个特殊的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师则只能在关系网中望洋兴叹了。其实,兴叹到也无所谓,主要是一遇到麻烦事,则真地让人烦恼得怒火中烧,比如说,你要去办点事情,如果让人家知道你是老师,马上就会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称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那么,马上人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这时,你会感悟什么是权势,什么是没有地位。

因此,作为老师最好是无事,无病无灾,这样万事大吉,自得其乐,然而,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多,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时,你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磨破脚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地去跟人家打持久战,这时,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对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会上是多么地格格不入,这种“不入”很是让老师心中感到任务的艰巨和内心的烦恼。或许有人说,还有学生吗?学生也可以给你帮忙吗。一方面教师羞于知识分子的面子不愿意让学生帮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关系的学生也不肯为老师帮忙,因为老师没有东西给他嘛。所以,在关系大网面前,善良的老师只有一片烦恼了。

教师课堂随笔15

金秋十月,咸丰县正式启动“课内比教学,教研进万校”活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此项活动之中。

近段时间以来,我也深入到课内比教学这项活动之中,听了不少老师的语文课,使我深有感触,收获颇多。这些老师的课,没有故作姿态的“花架子”;没有眼花缭乱的“装饰品”;更没有象公开课那样的“大练兵”。他(她)们的课,有的如高山流水,娓娓道来;有的象平静的湖面,微波荡漾;还有的似大海的波涛,起伏跌宕。他(她)们时而激情振奋,时而低语吟唱……真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真正体现了原生态的教学。其中,一位语文老师上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这位老师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引领,充分地让学生读课文,品语句,悟情感,放手让学生真正去领悟、理解课文内涵。课堂上,一位学生说:“我读出了印第安人对自己的土地十分热爱。”另一位说:“我读出了印第安人对自己的土地十分眷念,舍不得将土地转让他人,如果转让出去了,要他们(指白人)善待这片神圣的土地”。还有一位学生道:“他们爱自己土地上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他们特别珍惜自己的家园。”

的确,这位教师上课很有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之中。他的范读引领,不仅给了学生良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还缩短了其进入文本的时间。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到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还能体会到课文的内容和感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并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引下,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这位老师的课,不仅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掌声,还令所有听课教师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把它上好,上得向这位老师一样让学生愿意听,并达到理想的效果,把课上到最佳状态。我想,这是我们每位教师所不断追求的目的。我校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落花生》一文时,在课前全身心地投入,争取从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构想、策略等方面认真钻研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力争把课上到最佳状态。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上到“父亲谈花生”这一节时,离下课时间只有几分钟了,学生还在畅所欲言,质疑问难。这位教师只好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草草地收场了,整节课整整推迟了13分钟,令所有听课教师嗟叹不已,认为该教师这堂课上得不是很成功,特别是在时间的把握上怎样去突出重点很成问题。大家认为,只有在40分钟内流畅地讲完所设计的内容,突破了重难点,才算得上一节完整的好课。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有所生成,就必定有思维的碰撞,这种碰撞所产生出的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就会阻碍教学的进程。也许正因为这种思维的碰撞,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熠熠生辉。虽然这位老师在时间把握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未影响他的讲课效果。我个人认为,教师们只要适合所面对的学生,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成度的发展,教师们只要认真钻研,全身心地投入了,不要去计较一时的失败,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一节好课。

我相信,这样的语文课堂也精彩!

《教师课堂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